荸薺,廣東人稱馬蹄,以前有小販將之批皮以竹籤串起作零食出售,嚼之爽口清甜,風味不俗。 其實,荸薺不止能飽口福,更能清熱解毒。現代醫學研究指出,它亦是防癌食品之一。
喉痛、舌痛,以生荸薺榨汁可解困。荸薺汁凈飲或切片生吃,可潤肺開聲。荸薺配以竹蔗及雪梨榨汁,可清肺熱咳,即使咳至出血,也有辦法。
不過,要注意的是,荸薺性帶寒削,所以此方只宜熱咳,如屬虛寒咳嗽,飲之可能徹夜不成眠。所謂熱咳,即同時兼有黃痰、喉乾者,相反,寒咳則是痰稀色白,兩者大相逕庭。
除止咳外,透疹也是荸薺「首本戲」。傳統上用荸薺、芫荽助發麻疹,防止熱病內困。荸薺、芫荽、竹蔗、紫草蓉四味,可在麻疹初發時幫助清熱當水飲用,可加速病癒。
配以不同食品,如紅蘿蔔、竹蔗、茅根、荸薺又可搖身變成防流感保健方。因紅蘿蔔清熱,竹蔗潤肺,茅根利水去濕,再配上荸薺,能收清熱去濕之效,可促進機體代謝,抑制細菌及過濾性病毒生長。
本來此方性質偏涼,但都市人經常出外用膳,煎炸食物少不免,體質一般較燥熱,所以,一星期左右服用一次這保健湯,正好中和體內過盛之熱。
電療過後,因唾津腺受傷而致口乾口苦的病人,若常飲上述湯水,有生津及加速復原之效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